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特色库 > 安远茶篮灯:谢泽才

安远茶篮灯:谢泽才

时间:2019-06-17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安远茶篮灯传承人谢泽才

安远茶篮灯传承人谢泽才,男,1944年6月出生,安远县龙布镇龙布村人,小学文化,现在家乡务农,生活一般,是安远茶篮灯的重要传人、乐手及司鼓。

   《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在广阔的茶乡中,“采茶歌”和“采茶灯”成为了广大茶农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这种由茶乡民众创造的茶味芳香的歌舞小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受到广大客家人民的青睐,逐渐在我县各地流传开来。

  文革期间,《茶篮灯》遭到严重的破坏,演出被禁,传承人被逐出族门。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代艺人逐年去世,如今能全面完整掌握《茶篮灯》表演艺术的,只有龙布镇的少数几个民间艺人,而谢泽才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

    谢泽才师从已故民间艺人刘德鹏师傅(九龙山采茶戏重要传人),艺成后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为当地群众的红白喜事演奏音乐,掌握了茶篮灯的原始脚本、表演技艺及伴奏音乐,成为安远茶篮灯的重要传人、乐手及司鼓。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