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民族具有显著特征的一个支系,也是汉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两晋迄至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客家人历经多次大迁徙,历尽艰辛来到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落脚谋生,繁衍生息。
江西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口最多的聚居区,被誉为“客家摇篮”。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民俗、精湛的客家技艺等丰富的客家传统人文景观。
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由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创作、演出。该剧以赣南客家为背景,通过对“民间仪式”“民俗民风”的采撷与提纯,将传统舞蹈、戏曲、杂技、传统音乐等多种赣南客家“非遗”艺术表现门类、几十种非遗民俗集结一体,再现客家人“耕读传家”“敬祖睦宗”“开拓进取”“兴家报国”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彰显“人之初”“人之子”“人之夫”“人之父”的客家风骨和男儿担当,演绎了一方地域神采、一脉民族气韵、一腔家国情怀,是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艺术性的集中展示。该剧于2017年5月首演,曾分别入选中国国家大剧院2018年开春季演出剧目及第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优秀舞台剧(节)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