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走进非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与发展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走进非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与发展

时间:2022-10-09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99.jpg

image.png

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始于黄河以北,客家祖先南迁时把它带到赣南。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笑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一首流传甚广的客家歌谣,道出了客家人将擂茶作为“客来敬茶”的传统礼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在赣南客家人居住区域均有流传,是赣南客家人的传统饮茶习俗,也是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

1.jpg

制作擂茶

image.png

赣南客家擂茶的制作技艺独特。其基本原料是鲜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各类青草药等。

2.jpg

擂茶原料

“擂”,即研磨的意思。制作擂茶时,擂茶者多以坐姿,双腿夹住擂钵,手握镭杵沿钵内壁逆沟走向频频舂捣,直至所有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或大盆里,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再倒入少许高山茶油,并用擂杵搅拌稍许,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3.jpg

制作擂茶

制成的擂茶既有茶叶的甘味,芝麻、花生、豆子的清香,也有生姜的辣味。如果再佐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一桌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赣南客家擂茶宴便应运而生。

4.jpg

分茶

image.png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全南县成立了赣南客家擂茶技艺传习所,制定了“赣南客家擂茶的保护与传承保护计划”,对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及其饮茶习俗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与调研,形成数据化资料进行保存。同时,积极开展擂茶制作传帮带活动,努力培养擂茶传承人。积极组织擂茶进校园活动,使擂茶在全县各中学、小学及幼儿园中得到普及,提高青少年保护意识。

image.png

政府搭台,非遗唱戏,给全南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技艺创新为突破,全南县积极拓宽非遗传承和发展之路,极大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点亮”乡村经济。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百姓受益”宗旨,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惠民工程,培育文化富民产业,通过“旅游+研学”“旅游+展销”“旅游+非遗”“旅游+美食”等活动,绘就“文”“旅”融合好“钱”景。在雅溪古村、天龙山景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开展非遗项目业态经营,建立客家食坊、农耕文化展示厅等展示馆,打造赣南客家擂茶传习所等12个非遗传承体验场馆,开发蓝巾帕手工创意艺术产品等赋能乡村振兴,给当地村民创造更多“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门路。

5.jpg

分茶


来源:江西全南文化馆

编辑:杨 婷

校审:陈 静

审核:何志清

100.jpg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