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省文旅厅《2022年江西省“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方案》、市文广新旅局《2022年赣州市“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方案》等文件要求,赣州市文化馆特推出【百馆联动云服务】栏目,请听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迎胜的讲座《丝绸之路的诞生(二)》。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正是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文化性格的塑造、中国历史的具体形态,都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
本课程从两河流域间的发展、沙漠绿洲的形成与文化、丝绸之路的范围、丝绸之路为什么能发展起来、郑和下西洋等几方面的问题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
刘迎胜
清华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察合台汗国史研究》《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丝绸之路》等。
- END-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