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10时,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今天,赣州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分别全文转发《赣州地区大事记(1949-1999)》(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赣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赣州市档案局编)及《名人与名城赣州》(甘云龙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曾刊载的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赣州视察的有关事迹,以此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1996年)9月19~2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来本区视察。陪同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农业部部长刘江等。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舒圣佑也陪同视察。
1996年9月19日,江泽民视察赣县梅林镇
江泽民总书记一行于19日上午8时30分乘火车在兴国车站下车后,参观了兴国烈士陵园和龙口乡文院村,考察该村通过发展种果为主的庭院经济脱贫致富情况,在红星村小组看望了刘冬元、刘春元两户农家,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兴国甜橙、兴国灰鹅。10时46分,江总书记一行来到赣县梅林镇红金村,对该村承担的江西省山江湖扶贫开发项目成绩感到满意,肯定了赣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19日下午,江总书记在参观了郁孤台之后,乘汽车前往信丰大塘埠镇长岗村村民肖承忠家,详细询问了肖承忠家生产生活情况,并与肖承忠一家合影留念。随后驱车到达南康市潭口金塘村高科技粮食生产项目区视察,并与南康市领导合影留念。
1996年9月19日,江泽民在赣州郁孤台题词(尚守庆摄)
20 日上午,江总书记一行乘车前往瑞金,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在参观“一苏大会”旧址时,他看到当年临时中央政府就在这么简陋的地方办公,对温家宝说:“我们国家的体制改革,要好好到这里来学习。”随后,江总书记一行来到叶坪乡禾仓村,看望了小学师生和曾治贵等6户农民。当日下午,江总书记一行又参观了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傍晚返回赣州。
在赣南视察期间,江总书记还亲切接见了兴国、瑞金和赣州军分区离休老红军、老同志和军分区副团职以上军官,听取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和赣州地委、行署领导关于扶贫工作的汇报,接见了赣州地区6套班子成员。视察结束时,江泽民总书记在赣南宾馆向江西省和赣州地区领导干部作了重要讲话。
——选自《赣州地区大事记(1949-1999)》
江泽民:风尘千里老区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陪同,乘火车从北京到深圳,考察京九沿线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于1996年9月19日到达赣州市,下榻于赣南宾馆一号楼。
9月19日至20 日,江总书记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同志陪同下,先后视察了兴国、赣县、信丰、南康、瑞金等县市的扶贫开发项目和脱贫致富的农户,并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1996年9月19日,江泽民视察南康金塘粮食生产项目
农村贫困人口有几千万,其中不少是老区人民,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缺衣少食。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中央提出不能把贫困问题带进21世纪的要求后,各地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致力于脱贫奔小康的艰巨工作。近20年来,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平均减少1000万人。
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如何?温饱问题解决了没有?这是江泽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一路上,他多次走访农户家庭,同他们聊生产,拉家常,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门路。江泽民说,从脱贫致富的典型看,有两条共同的经验: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条件;二是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增粮增收。
1996年9月19日,江泽民视察信丰县
20日晚,省委、省政府向江总书记作了全省扶贫工作专题汇报。江总书记听了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他说:“江西是开展扶贫工作较早的省份,特别重视老区的脱贫致富的问题。十年来全省贫困人口大幅下降,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且在实践中摸索出许多经验。他们总结的搞好扶贫工作的几句话:最重要的是领导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最可贵的是干部群众要有一种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班子,最根本的是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我看这抓住了规律性的东西,很有普遍意义。”江总书记结合自己考察的印象,就下一步如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1996年9月,江泽民为于都长征大桥题写的桥名
199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老区人民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他还多次同一些健在的老红军座谈。他深情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跟着党艰苦卓绝,前仆后继,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江泽民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发挥革命老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继续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头、那么一种精神,并把这股劲头,这种精神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9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登上了赣州市名胜郁孤台。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在赣州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千百年来,郁孤台迎来送往了不知多少名人雅士,历代名播四海。
江泽民总书记手书辛弃疾词《菩萨蛮·郁孤台》
郁孤台上陈列了江泽民总书记书《菩萨蛮·郁孤台》词的条幅手迹。当江总书记看到他手书的巨幅诗词时,高兴地向随行和身边工作人员谈起了手书这个条幅的来龙去脉,说是赠与张璋先生的。
据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璋老先生1990年12月说:“江总书记很喜欢诗词,和我是老同志、老朋友,在他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后,我曾写了一首‘金缕曲 (集句)——夏日述怀,贺泽民同志出任党中央总书记’赠送他。今年春节,他书了这个条幅给我。”人们注意到总书记手书辛词后,称这首词“语言蕴藉,意味深长”。人们一边听江总书记说,一边体味江总书记书辛词的深刻含义。
江泽民同志登上郁孤台,眺望了赣州全景。参观结束时江总书记提笔写下“江泽民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九日于赣州郁孤台”的题名,为郁孤台增色添辉。
江泽民在赣州期间还到位于赣州市大公路东段的赣州军分区,接见了团以上军队干部,并发表重要讲话。
1996年9月,江泽民在赣州亲切接见离休老红军、老同志和军分区副团职以上军官
江泽民总书记在赣南考察期间,都是乘坐中巴进出赣南宾馆。赣州市人民得知总书记到了赣州,自发列队等候在江总书记车队经过的街道,一时万人空巷,充满热烈气氛。江总书记把车窗打开,向沿途热情鼓掌向他表示敬意的赣州人民频频招手致意。赣州人民对江泽民总书记一行的热烈欢迎,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感情。
——选自《名人与名城赣州》
(文中配图除署名外,其他来源于赣州市档案局、赣州市档案馆《百年芳华 赣州记忆》)
编辑:曾梓暄
审核:何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