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有瑞狮、崇义有武狮、信丰有蓆狮、于都有麒麟狮等。赣县区田村镇上坪村的瑞狮技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一度濒临失传。幸运的是,现年63岁的赣县瑞狮第十六代传承人赖邦银于10年前重拾这门技艺,让赣县瑞狮重现生机。
近日,记者采访了赖邦银,听他讲述赣县瑞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中所遇到的困境和期盼。
上坪村地处深山,村民自古就有习武传统。赖邦银告诉记者,他家在当地称得上是武术和瑞狮世家,舞狮技艺传至他已是第十六代。因从小就跟随父辈习武耍狮,所以,他家五兄弟个个会武术、人人懂舞狮。
“早年赣县瑞狮名声在外,方圆百里的祠堂开堂、新居开厅、商行开张等都会请我们去助兴。每到一地表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很是风光。”说起昔日舞狮的辉煌,赖邦银难掩喜悦。
“我八九岁就跟着大人外出舞狮,那时交通不便几乎靠走路,我们是习武之人,一天近百里路不在话下。”赖邦银的小弟赖邦武接过话说,因为他们居住深山,生活艰辛,舞狮作为一门谋生的祖传技艺,农闲时常四处表演,鼎盛时一年三四个月都在外舞狮。不仅为家里节省了口粮,还可挣钱补贴家用。由于表演惊险刺激,他们不仅受邀在赣南各地表演,还曾赴广东、湖南、福建等地献技。
赖邦银说,虽然他们也叫瑞狮,但与定南、崇义的瑞狮狮头不尽相同,寓意也千差万别。赣县瑞狮表演时舌头可以伸缩,而且狮头是前青后黄,就像地里的五谷,从春种到秋收,寓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受节令限制随时可舞。赣县瑞狮集武术、舞狮、杂技于一体,以扎实的武术功夫为基础,表演起来腾挪刚劲,避闪灵活,看似轻巧,实则勇猛。表演最精彩的当属高台表演,年轻时他常在9张叠加起来的八仙桌上翻跟头,做倒立。高台离地20米,窄小的台面常人站上去会胆战心惊,而自己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惊险刺激,观众看了大呼过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赖邦银称,武术和瑞狮表演作为祖传技艺,早年是传男不传女,每次都是闭门传授,女士和外人不得近前。为练就一身好功夫,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他们兄弟时常会在晒谷坪上练拳,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翻跟斗、耍狮,即便放牛砍柴也要找块空地耍上几回。
为展示武术功底,赖邦银换上一身表演服,扎上红腰带,随即在门前空坪处为记者表演了光刀、双锏、棍锏等器具。虽然年过六旬,但招式娴熟,刚劲有力,勇武不减当年。看到哥哥表演,赖邦武也换上表演服,展示了一段倒立行走和徒手空翻,接着手持木棍和手持双锏的二哥赖邦银展开对打。兄弟俩你攻我守,我打你防,闪躲腾挪,不分胜负,博得围观村民阵阵喝彩。
赖邦银告诉记者,赣县瑞狮表演集高、难、惊、险、美于一体,早年在赣南舞狮界颇有名气。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村中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为谋生,他家五兄弟也是各奔东西,狮头就此搁置无人再舞,这门祖传技艺险些断送。
“赣县瑞狮是一门祖传技艺,更是一项民间传统文化,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决不能失传。”赖邦银清楚地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可他有心传承,却无人愿舞。
赖邦银回忆说,早年舞狮收入不菲,后来舞狮效益每况愈下,入不敷出。尤其是自做狮头工序繁琐,而且特别有讲究,首先要在模具上糊泥,糊泥时还得融入米浆加固,待泥巴晾干后再糊纸,接着蒙布,先后要糊上12层裱纸和4层夹布,寓意一年12个月,月月大吉大利,4层夹布则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平安吉祥。狮头的后脑还有5个小包,寓意东南西北中,方方得利。最后晾干再上篾夹稳固,并涂上油漆。一个狮头做好需十几道工序,且还要反复打磨晾晒,短则20来天,长则1个月。所以,即便偶尔有演出邀请,因价钱不划算只好谢绝。于是,狮头一搁就是30年,赣县瑞狮陷入低谷,早年积下的名声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被外界遗忘。
就在赖邦银忧虑祖传技艺将要失传时,2012年,在河南某部服役的堂侄回家探亲,闲聊时说到:“叔,赣县瑞狮是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千万不能失传。现在国家都在挖掘、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尽快舞起来,相信政府一定会支持的。”
堂侄的一番话点燃了赖邦银的激情。事不宜迟,他利用五兄弟齐聚老家过年的机会,商议恢复舞狮队,并提议要想重现赣县瑞狮昔日辉煌,必须打破祖先制定的“武术舞狮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老旧思想,只要谁愿学都可传授。
赖邦银的提议得到四兄弟的一致赞成。时隔30年没舞,担心舞不起来,可台子一搭,锣鼓一敲,狮头一举,一番操练后,五兄弟配合默契,灵活刚猛不减当年。
2013年春节,为营造喜庆气氛,五兄弟齐上阵,他们身着表演服,敲锣打鼓,用舞狮为乡亲们送上新年祝福。他们走到哪里,爆竹声声,掌声阵阵,笑声连连,精彩表演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和肯定。
传统思想打破后,让赖邦银欣慰的是,家中的晚辈们虽然年少,但个个痴迷习武和舞狮。他们利用学习之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跟着爸爸、叔叔、伯伯一起操练。经过几年的磨练和摔打,赖邦银的养女刘建萍八九岁就掌握了舞狮的全套技术,徒手空翻、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样样精通,而且柔术了得,登上十几米的高台表演,身轻如燕,收放自如。赖邦武的儿子赖家祥、女儿赖静英也是舞狮队的主力,兄妹俩武术套路娴熟,舞狮动作规范,高台表演也是好手。老大赖邦钢的外孙余国豪、余美琳,两人虽然年小,但能武能舞,从不怯场,现已是舞狮队的“明星”。老三赖邦金虽年近六旬,但高台表演动作飘逸、身手敏捷、刚柔相济,是赖家班的老教头。
为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赖邦银在传统的舞狮基础上,增加了“人轴转风车”的表演,即由一人做“轴”、一人平躺双腿架在“轴”肩上,再让一个人吊坠在双腿上,然后运劲转动,使得肩上的两人像风车叶子飞转起来。该节目一经推出,观众百看不厌。
随着赣县瑞狮队的重新崛起,他们受邀参演的机会越来越多:2016年,赣县瑞狮队应邀参加在赣州郁孤台举行的赣南民俗文化展演,惊险刺激的舞狮表演既有武术又有杂技,让观众大饱眼福,直呼过瘾。为推动赣县瑞狮健康发展,同年赣县体育局下发文件成立“赣县客家瑞狮武术俱乐部”;2017年,赣县瑞狮队应邀参加赣州市申报文明城市汇报表演,后被授予“赣州市龙狮协会理事单位”称号;2018年,他们应邀前往上犹参加全市舞狮表演,最终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21年,赣县瑞狮被列入赣县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为让非遗文化进一步得到发扬和传承,在各级部门的推动下,2021年赣县区推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赣县瑞狮名列其中。赖邦银、赖邦武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兄弟俩先后在赣县区湖江中心小学、古田中心小学和白石中心小学,对一至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舞狮技艺培训和传授。赣县瑞狮传习班的开设,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响应,他们认为练习武术和舞狮既可强身健体,又能传承非遗文化。
为让记者一睹赣县瑞狮的舞狮风采,采访当天,在白石中心小学,赖邦银、赖邦武兄弟俩披挂上阵,带领数名学生进行了基本功表演。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两只瑞狮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尾,时而舐毛、擦脚、搔头,时而跳跃、朝拜、翻滚,惟妙惟肖,诙谐有趣。
赖邦银说,与定南、崇义的瑞狮名气相比,赣县瑞狮目前仍处于“深在闺中无人识”的窘境。为将赣县瑞狮这项非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赖氏兄弟希望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关心和扶持力度,让舞狮队有更高的舞台、更多的表演机会,重现赣县瑞狮昔日的辉煌。
(本文发表于2022年12月11日《赣南日报》文化版)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曾梓暄
审核:何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