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本系列课程主要介绍了剪纸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剪纸方法。
沈松柏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974年开始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及创作,先后荣获全国各项工艺大赛金奖、百花奖、银奖、铜奖30余个,60余幅剪纸作品被省级艺术馆和中外领导人收藏,2011-2013年四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