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光景常新东生围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光景常新东生围

时间:2023-03-16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在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有一座中国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方形围屋——东生围。这里有历经170多年的古屋旧堂,有防御外敌的坚实炮楼,有雕刻精巧的飞檐翘角,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人们述说着其曾经的辉煌,展示着时光的沉淀。 

4.jpg

俯瞰东生围,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5.jpg

东生围牌坊式门楼雕刻精美、气势非凡,门额横书“光景常新”四个大字。

东生围又称老围,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东生围坐东朝西,初建时有5扇大门3层楼房。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围的东、南、北三面各扩建一幢,和西面围屋连成一体,形成外围。大门增至7扇,正面围屋由3层楼房改建为4层楼房。清同治七年(1868年),在围正面西门坪照墙外增建牛栏、猪舍、厕所等附属设施,并增设外大门。东生围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坚固结实,是客家方形围屋的代表性建筑。

6.jpg

东生围内,各个院落结构精巧,错落有致。

7.png

东生围内众巷相连,四通八达。

东生围墙体为青砖垒砌而成,厚达1.3米,围墙四角分别建有高13米的炮楼,炮楼上有瞭望孔,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围内共有199间房、9个天井、18个厅堂。围内7条巷道相接环绕,巷巷相连,厅厅相通。围屋以火砖封檐,利于防火,三楼“走马楼”形成守卫通道,便于观察围外四周动静。

8.jpg

大厅内悬挂的“金母长生”鎏金寿匾,述说着围屋主人有过的荣耀。

围屋大厅内,高悬着一块“金母长生”鎏金木匾。据传,建造东生围的“二品武功将”陈朗庭有5个儿子在朝为官,陈朗庭的妻子孙锦招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清光绪二年,孙锦招寿辰时,光绪皇帝特命翰林院庶吉士陈存懋给她送去了这块“金母长生”寿匾。

东生围的周边还有被称为全国最小的方形围屋米升围,加上磐安围、尉廷围等围屋,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客家围屋群。

9.jpg

东生围景区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

10.jpg

安远是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东生围内经常有采茶戏表演。

近年来,安远县按照分级分类保护的思路和“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使用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对东生围及周边的围屋群实施了分批修缮。在保护客家围屋的基础上,安远县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将古围屋建筑群与客家特色美食、采茶戏等完美融合,把东生围景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农耕特色的“客家博物馆”。2017年12月,东生围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集寻古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围屋旅游区。

如今的东生围景区,古屋古树古韵悠然,田野花海春意盎然,正如围屋外大门门额所书“光景常新”,饱经风霜的百年老围,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来源:客家新闻网

编辑:叶焱文

初审:陈静、谭云丽

审校:何志清

审核:符一品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