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白鹭村:赣南明清古建博物馆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白鹭村:赣南明清古建博物馆

时间:2023-04-17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image.png

4.jpg

①白鹭村礼卿堂庭院内的两株雌、雄罗汉松,树龄已有500多年,依然生长茂盛。

赣县区北隅的白鹭乡白鹭村,距赣州城区63公里,与兴国县、万安县接壤。村落依山傍水,沿着鹭溪河呈月牙形、南北向分布,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白鹭古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距今已有880多年历史。目前有近3000名村民居住,98%为钟姓族人。

5.jpg

②“烧瓦塔”民俗活动在白鹭传承至今,寓意生活如点燃的瓦塔一样红红火火。

白鹭村素有“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保存着众多完好的明清客家古建筑,百年以上的客家民居有140多栋,客家建筑理念与徽派艺术风格相融合的特征明显。成片青砖灰瓦、恢宏气派的古建筑中,门楣、窗棂、木雕、砖雕、石雕随处可见,讲究的构件、精湛的技艺、吉祥的寓意,处处透出厚重的客家文化底蕴。

6.jpg

③依山傍水的绣花楼上,曾经蕴藏了多少客家少女的情愫!

白鹭村群山环抱、古木参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许多客家原乡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做擂茶”“打黄元”“剁鱼丝”“烧芋丸”“迎彩灯”“抢打轿”“烧瓦塔”“喊夜唱惊”等赣南客家民俗事象,在这里应有尽有。以飘香的擂茶待客、用高亢的“东河戏”助兴,让来到这里的客人顿生宾至如归之感。

7.jpg

④“抢打轿”是白鹭村经久不衰的家族竞技活动。

白鹭村祠宇众多,其中为全国罕见的,是一座以女性姓氏命名的祠堂——王太夫人祠。王太夫人(1749—1822年),太学士、布政司理问钟愈昌之副室,浙江嘉兴府知府钟崇俨之生母。她一生贤淑,相夫教子、持家有方,济贫助学、乐善好施。

8.jpg

⑤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白鹭村,一片安宁祥和。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母因子贵”,朝廷特下懿命,诰封王太夫人为“大恭人”,诰赠“太淑人”。该祠系钟崇俨遵母遗愿而建的赈灾救济专门建筑,并以“王太夫人”命名,这在我国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社会形态中十分鲜见。此后,王太夫人祠就成为了白鹭村救难济贫的场所,一直延续了200余年。如今,王太夫人祠变身为慈善文化纪念馆,村里成立了教育基金,崇德向善之风盛行。

9.jpg

⑥王太夫人祠,承载和传承着白鹭人济贫扶弱、重教助学、乐善好施的家风民风。

2005年首播的中国第一部描写客家人的大型电视剧《白鹭谣》,就是以白鹭村客家人的故事为蓝本编剧拍摄的,该剧充分展现了客家特有的民俗风情和坚韧不拔的客家精神。

10.jpg

⑦村中世昌堂前的院坪上,镶嵌着鹅卵石铺就的古钱币图案。

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利用,持续加大对古建筑的修缮力度,通过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让白鹭这颗赣南客家古村落的璀璨明珠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该村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古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

11.jpg

⑧村民们围坐在兴复堂门口拉家常、议家风。


—END—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叶焱文

初审:谭云丽

校审:陈   静

审核:何志清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