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至21日,由中国曲协、山东省文联、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大学生曲艺周于在山东青岛隆重举办。经专家筛选,由江西省曲艺家协会、赣州市文化馆推荐,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创作演出的宁都道情《稻花香里说丰年》受邀参加第三届大学生曲艺周优秀节目展演。
5月20日晚,宁都道情《稻花香里说丰年》作为第3场展演的开场节目登场,独具地域特色的说唱表演、华丽的服装、新颖的道具,以及正能量的作品内容,节目一登台,便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演出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届曲艺周活动内容丰富,有开(闭)幕式、优秀节目展演、曲艺名家助阵小剧场演出、采风活动、驻鲁高校曲艺社团调研研讨会、“名家进校园”艺术讲座、艺术创作与传播的著作权普法讲座、全国道德模范基层故事会巡演、曲艺名家新秀“送欢笑”等。分别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大学(青岛)、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等地开展。
据了解,本届展演共征集到111个作品,涉及35个曲种,经过专家们的认真遴选,最终确定了21个曲种的37个优秀节目参加展演。参演节目中既有广大观众熟悉喜爱的相声、小品、快板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四川清音、苏州评弹、故事等曲种,也有极具地域特色的广西文场、广西渔鼓、湖北大鼓、南昌清音、南阳大调曲子、宁都道情、徐州琴书、西河大鼓、漳州锦歌等;从参演演员组成看,参演演员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其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38岁,还有6名来自俄罗斯、乌克兰、韩国、马来西亚、约旦等国家的留学生;从参演节目内容看,节目主题鲜明、聚焦现实,内容包括歌颂道德模范、聚焦社会热点、展现校园生活等,表现出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校曲艺发展的优秀成果,抒发了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炙热情怀。
宁都道情又名“话文”、“鼓文”、“鼓子词”。大约始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民国,流行于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其唱腔源于算命腔调及乞讨者所唱的小调“过街溜”等,后以徽调为主。旋律流畅上口,节奏变化较大,与地方语言结合较紧。“宁都道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流传在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又名话文、鼓文、鼓子曲。传统的演出方式有一人演唱和多人演唱两种。演唱时,艺人左手手抱渔鼓,掌中持一枚铜钱或壳子击筒身,用右手食、中指击打鼓面,两手互相配合。
其曲调结构为:(1)引子,是用来吸引众人的说唱前奏、鼓点和过门;(2)曲头,即开头语,用以引出正文,揭示曲目内容;(3)叙板,又说又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多少也较自由,但句尾必须是三字句,每两句、四句或六句成一段,有时也夹一句道白;(4)步步紧,乐句速度由慢转快,急促的鼓点填满句间空隙,造成一句迫一句,越说越快、越激昂的趋势;(5)连珠炮,是一种1/4节拍的快板,要求一气呵成,吐字流利清晰;(6)过街溜,由乞讨时叫怜和呻吟的腔调演变而来,适于表现伤感悲伤的情绪,速度缓慢低沉;(7)尾子,即每个曲目的结束段,唱词与曲调大同小异。
END
编辑:曾梓暄
审核:何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