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2023 年江西省“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方案>的通知》(赣文旅公共字〔2023〕1 号)要求,赣州市文化馆特推出【赣州文化大讲堂】栏目,请听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牟发松的讲座《唐代的南朝化倾向问题》。
南朝化,或言唐代的南朝化趋势,即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向南北朝时的南朝元素倾斜的趋势。这一观点最早由陈寅恪先生提出,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论述财政制度时指出,唐代财政制度存在河西地方化与江南地方化两种趋势,此后,唐长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对“南朝化”问题做了系统性的阐释,并为牟发松等学者所发扬,故集中体现“南朝化”思想的当属《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的相关内容。
本系列对唐代的南朝化倾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讲解。
牟发松,1954年4月出身于湖北省江陵县。1977 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读本科, 1981年7月提前毕业,留校任助教。1982 年3月至1988年1月于同校攻读并如期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3 年,先后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 年担任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教育工会副主席、教代会主席团成员。2002年12月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2001年起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
编辑:曾梓暄
审核:何志清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