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龙舟竞渡:赣南客家人端午节的“重头戏”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龙舟竞渡:赣南客家人端午节的“重头戏”

时间:2023-06-20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image.png

640(8).png

众人划浆争上游。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端午期间,龙舟竞渡热腾客乡赣南,河面上水花四溅鼓声阵阵,竞渡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疾速前进,一江两岸围观群众激情呐喊加油助威,现场一片欢腾。

640(9).png

一江秀水,数条“飞龙”。    

“五月五,过端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最初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逐渐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竞技等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有祭屈原、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龙舟竞渡等。

640(10).png

媒体参与龙舟赛,助推赛事逐浪高。

赣南的客家先民把这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下来,并与当地习俗融合发展,演化为独具赣南客家特色的端午民俗文化。“艾蒲洗身雄黄酒,食了粽子划龙舟。绣花香包腰上带,神龙保我九十九。”每年端午期间,客家人在南宋民族英雄、著名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的郁孤台下,年复一年地演绎着“龙”的传说,而龙舟竞渡,正是赣南客家人端午节的“重头戏”。

640(11).png

龙南杨村独特事,池塘里头赛龙舟。

客家人举办龙舟赛之前,必定要举行“祭龙舟”活动。“祭龙舟”一般在江边进行,将“龙”请出并祭祀,给龙舟装上龙头龙尾后,须用雄鸡的鸡冠血点睛,寓意龙入水显威取胜,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乡亲们带着“三牲”和粽子来到现场,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摸龙须、摆祭品、放鞭炮、行大礼。祭典十分隆重,锣鼓声、爆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声势震天。龙舟入水后巡游江河,所到之处都有乡亲在岸边礼祭恭迎。

640(12).png

风雨无阻赛龙舟。

“群龙劈波斩恶浪,万众云集撼人魂”。到了端午节这天,赣南各地都有万人空巷看龙舟竞渡的壮阔场面,一江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有意思的是,赣南一些地方在端午龙舟竞渡时,沿河两岸当年添了男丁的家庭,会挑一担红蛋和香粽,送到比赛现场分送给参赛选手,一则向他们表示鼓励和敬意,二则希望自己家里新添的男丁将来也能像他们一样生龙活虎、威武强壮。客家人对“龙”的崇拜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640(13).png

携子祈福摸龙须。

热闹的龙舟赛结束后,全村男女老少齐聚祠堂品尝客家龙船菜。龙船菜是基于龙舟文化衍生出来的客家特色酒席菜,也是地道的“赣味菜”。每逢龙舟下水之日,就有各坊村民自发组成厨师队伍,在各坊办“下水酒”,龙舟比赛结束之后再办“上水酒”,庆贺龙舟竞渡圆满落幕。

640(14).png

点香燃烛祭龙舟。

赣南客家的端午龙舟竞渡习俗,张扬着客家人“横大江兮扬灵”的血性气魄,体现了客家人爱国爱乡、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气度。或许正是这种精神气度,千百年来引领着客家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开辟出一片片新的天地。

640(15).png

挥桨击水庆夺冠。


—END—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叶焱文

审核:何志清

640(18).png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