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聂子述所刻《郁孤台法帖》,是一部传世七百多年,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孤本法帖,该帖在清代以前的各种文献中皆不见著录,故世不知其名。
宋代江西赣州府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西北隅的田螺岭上,耸立着一座郁孤台。此台建于唐代广德至大历年间,因“冠冕一郡之形势,而襟带千里之江山”,隆阜郁然孤峙而得名。它在唐朝已是名胜之地,墨客骚人多有吟诵。
宋宝庆三年(1227),聂子述从瑞金令徙知赣州府,重建郁孤台。台高14米,面积275平方米,巍峨屹立,成为赣州著名古迹。
聂氏在郁孤台重建后的次年,即绍定元年(1228),将所藏宋人墨宝辑刻成一部丛帖,并以“郁孤台”命名。帖中收录了苏轼、黄庭坚、蔡襄、宋徽宗等宋代一流书法家的佳作,尤以苏、黄的作品为主,集中展示了这些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师之高超技艺。
聂子述,字善之,号定斋,建昌南城人,绍熙元年进士;嘉定六年,除秘书丞兼右司、迁著作郎;嘉定十一年,知兴元府、充利州路安抚使;嘉定十二年,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宝庆年间,以吏部侍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宝庆三年,以宣奉大夫由瑞金守赣州,重建郁孤台,绍定元年刻《郁孤台法帖》。致政归,会郡守被杀,朝廷遣将屠城,子述力陈民冤,乃止。卒谥文定,追封卫国公。
明代南城人朱大器在《聂文定公祠记》中说:“昔公之在宋也,其仕有勋于国,则国封之矣;其归也,有功德于乡,则乡祠之矣。”聂子述好藏法书名迹,著有《定斋文集》十卷,文采可观,惜已失传。
▲《宋拓郁孤台法帖》聂子述的题词及名款
清人方溶颐访得《郁孤台法帖》残拓,定为南宋原物,后拓本相继为李葆恂、龚心钊所藏,此帖历经后人一再重裱,其中次序多有错乱。现存于上海图书馆的两大册拓本是一九三五年龚心钊请王仪堂在上海重裱的。帖心长39.5厘米,宽22.7厘米,形制之巨在历代刻帖中仅见。
▲1999年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经折装),宣纸印制,配置楠木箱
▲上海图书馆藏《宋拓郁孤台法帖》
▲2004年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线装本)
▲2010年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精品集》(全四册)
▲2013年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宣纸本)
▲2019年重新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珍藏本)》,宣纸印刷,配置宋锦函套,木质题签
▲2021年出版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精品集》(全四册)
在书法艺术上,《郁孤台法帖》集中展现宋代一流书家书艺,历代刻帖无不将书法艺术作为第一纂辑标准,《郁孤台法帖》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十分突出,所以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欣赏价值。
在唐宋诗文史上,《郁孤台法帖》提供了中国古代珍贵名家诗文文字的重要考证。该帖所收内容,如苏轼尺牍七通,黄庭坚禅语二十余篇等皆为诗文集所未载,或互有异文等,为研究、考证唐宋诗文史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中国古代书法孤本上,《郁孤台法帖》孤本残帙十分珍贵,其为宋人诗文、宋人法书、宋刻、宋拓的四宋本,又因原石久逸,残帙历经沧桑,故尤显其珍贵。
来源:《郁孤台法帖与聂子述》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