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客家寨堡:“江南古堡”雄风依旧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客家寨堡:“江南古堡”雄风依旧

时间:2023-07-24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image.png

在石城县的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座座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堡”的客家寨堡。这些寨堡虽因自然和人为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依然雄风犹存,记录着客家人设寨避侵、择地防卫的沧桑历史。

640(3).png

位于石城屏山的红石寨,现在虽仅存少量残垣断壁,却透出一股雄风。

640(4).png

通向寨堡的人字桥

据史料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和匪患,自元代开始就建筑寨堡。至清代咸丰年间,当地官绅、富豪家族为保护人身安全和家财,更是掀起了建寨高潮,县境内有大小寨堡近百座。

640(5).png

蜿蜒于山顶的寨墙

这些寨堡依山而建,大多选址在临近村庄、四面陡峭突兀但山顶平坦宽阔的山头。寨堡外围险要处用石头砌有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寨堡内生活设施齐全,除建有足够的堡垒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水井、马坊、粮仓、炮台、药库等也应有尽有。有的大寨堡面积甚至达五六平方公里,里面还有水田、藕池、菜地、果园等,可进行农耕生产,利于长期固守。

640(6).png

通天寨厚重的寨堡大门

这些客家寨堡多是独立成寨,也有的寨寨相连,还有的建有寨中寨,形成相对独立又遥相呼应的防御体系。

640(7).png

利用天然山崖构筑的寨内生活设施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因其防御功能在现代兵器面前大打折扣,寨堡开始走向衰落,并多被废弃。目前,石城境内残存有通天寨、石马寨、红石寨、胜石寨等近20座寨堡的遗迹,其中红石寨还是当年红军在苏区攻克的最大白色据点。

640(8).png

寨堡内的水井

640(9).png

具有防御功能的堡垒式寨门

经过数百年岁月侵蚀,客家寨堡大多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其文化旅游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凸显出来。如今,古寨堡的保护利用已得到石城县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高度重视,修复、开发工作不断推进并卓有成效。其中,通天寨已成为旅游热点景区,游客到此可领略客家寨堡的昔日雄姿。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