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河戏,是赣南土生土长、地方韵味浓厚的地方戏曲,是江西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一带而得名。因为传承困难,近年来,东河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仍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不遗余力地推广和传承这颇具魅力的古老戏剧。其中,就有东河戏市级非遗传承人马玉兰,虽已年逾古稀,但她仍满腔热忱地为此奔波忙碌着。
“我回转天波府搬兵求将,可恨丫头杨排风道俺武艺平常,俺今日约她来比武,她不来便罢、她若来了,我一斧将她分为两段,走……”日前,在赣县区劳田村古祠堂里,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东河戏曲目《孟良搬兵》选段。这出戏古朴雄浑,演员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唱、念、做、打,尽显功底,把传统戏曲演绎得淋漓尽致,引来观众阵阵喝彩。
马玉兰在教东河戏兴趣班的孩子们练身段。
东河戏,俗称赣州大戏,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高腔清唱“坐堂班”,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因其发源并流传于赣州东河(贡水)流域,故名东河戏,其舞台艺术集高、昆、弹等多种声腔之大成。传统剧目又有青阳、四平两腔的委婉转折,一唱三叹。昆腔曲牌,笙簧同奏,细腻典丽,世称“赣昆”。2014年,东河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劳田村一直有唱东河戏的传统,但因为老一辈演员逐渐老去,东河戏渐渐被人们淡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强烈。为此,村委决定将传统东河戏重新编排、演绎,并邀请了东河戏市级非遗传承人马玉兰前来教学。
马玉兰13岁学艺,是东河戏剧团的老演员,也是东河戏非遗传承人。现如今,74岁的她仍然活跃在东河戏舞台上。为了教好劳田村村民,她和赣县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吃住在村里,一招一式地教学。前来学习的村民年长的已经70岁,依然聚精会神地跟随着老师们一丝不苟地学习着指法、基本舞步以及唱腔。马玉兰告诉记者:“虽然来学习的村民年纪都挺大的了,但他们都很有兴趣也有信心学好,我也很乐意来这里教他们,把我们的地方戏曲传承下去。”
马玉兰在给孩子们讲授如何上戏妆。
劳田村的东河戏正式上演,吸引了十里八村的老百姓前来观看,演出大受好评。“好多年都没看过这么好的东河戏演出,非常棒,我们在台下也情不自禁跟着一起唱。”村民黄连英兴致盎然地说。
学东河戏让整个村里的气氛都活跃了起来。刘德礼是劳田村村民,是马玉兰这次教的“学生”之一,也是《安安送米》选段中的演员之一,他每天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排练,准点打卡。回家后哼上几句,干活的时候也唱上几句,他说,村民们都很支持很配合,大家跟着马老师一起学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把东河戏传承下去。
劳田村村干部刘玖发告诉记者:“来学东河戏的村民每天很认真很自觉地排练,农忙的时候都是晚上排练,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也没人有怨言。”
东河戏再次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让马玉兰更加坚定了推广东河戏的信心。不仅如此,为了培养东河戏年轻一代传承人,从2020年起,马玉兰废寝忘食,查资料、听录音,努力寻找东河戏与韵律操的关联,反复琢磨东河戏动作与韵律操节奏的变换,不断试唱怎样实现东河戏高腔、昆腔、弹腔与广播体操青春、欢快、灵动之间的交融。
马玉兰在向村民传授东河戏。
经过半年的努力,最终,马玉兰将东河戏经典曲牌、东河戏高腔音乐以及东河戏舞台表演肢体动作、指法、基本舞步等戏曲元素融入大众广播体操,编创了东河戏韵律操,并在赣县区全区的学校推广。现在,马玉兰在学校组建了东河戏兴趣班,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唱戏。
日前,记者来到赣县白鹭乡中心小学,见马玉兰正在辅导兴趣班的孩子们东河戏的动作,虽然面对的是年幼的孩子们,但她仍旧一丝不苟,每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每个动作都希望趋于完美。一个兰花指也许要花半个小时培训,简单的举手两边看,有时也要训练几十分钟。孩子们穿上东河戏服,戴上头饰,一颦一笑都有模有样。“学东河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传统文化的窗,令我们亲身感知到这一古老戏曲文化及其魅力。”学生邹钰开心地说道。如今,在白鹭小学,人人学唱东河戏,个个会跳韵律操,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东河戏剧团的演员们在准备演出。
在采访中,马玉兰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对东河戏后继无人的担忧,她希望通过努力,让大家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把非遗传承下去。每一字每一句,无不透露出她对这一古老戏种重振山河的殷殷期许。
据赣县区文化馆副馆长张英介绍,近年来,赣县区扎实推进东河戏的传承保护工作,通过挖掘整理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从传习、巡演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河戏原真性保护利用、融合式开发运营,通过采取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并经常性开展非遗进校园、公益性演出及调演,让戏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焕发出新活力。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