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南康横寨唱船:民俗与民间艺术交融而成的文化遗产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南康横寨唱船:民俗与民间艺术交融而成的文化遗产

时间:2023-08-28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640.png

image.png

640(3).png

吟诗唱船,教化族人。

南康横寨唱船,从我国古代驱鬼逐疫、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客家先民自然崇拜和文化图腾崇拜的综合反映,也是多元宗教、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相互交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土文化。

640(4).png

“神船”华丽见匠心。

横寨唱船一度流行于横寨乡寨坑村及其周边乡村。据寨坑《彭氏族谱》记载,唐朝期间,彭氏一族辗转迁至寨坑定居,历代文武人才辈出,其中二十九世辅公长子彭珏公,官至兵部尚书。横寨唱船是由彭氏先祖收集南康等地民间口传诗歌整理创作形成歌本,结合其他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演化而成的一种“送大神”祭祀活动,是彭氏一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其中,仪式中吟唱的大型长篇组诗《木根源》反映的是客家族群的口传历史根谱。

640(5).png

正月十六送龙神。

横寨唱船歌本在清代已形成固定模式,歌本的演唱顺序如下:即初六到十五夜先后吟唱《木根源》组诗九篇:《根源》《参拜》《庆贺》《劝文》《叹古人》《伦理孝道》《保当》《慕遗徽》《前证》《端本行》《叙由》《逐节吟》,每夜一篇。歌本内涵丰富,既传唱伐木、行船等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也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客家人尊崇的伦理道德,劝人修身立德、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对现在的我们仍有教育启迪意义。

640(6).png

爆竹声中驱疫疠。

640(7).png

舞龙舞狮来助兴。

640(8).png

祭拜“神船”祈瑞祥。

横寨唱船从正月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历时16天,春节活动主要围绕唱船展开:初一至初五用民间纸扎工艺扎“神船”;初六开始唱船,族人们轮流将“神船”和绘有屈原投江的“大神画”迎接到宗族各支系祠堂供族人拜祭。然后请出祖传的唱船歌本,由该支系五六位年轻男子在“神船”旁或神位前通宵达旦地轮番吟唱。唱船使用当地客家方言,节奏短促明快,韵律抑扬动听。其间,还要举行拜祭“神船”、“神船”巡游、水口焚船等祭祀仪式,并安排有舞龙、舞狮、元宵“腾龙绳”及武术表演等各种助兴活动。

640(9).png

敬抬“神船”入水口。

640(10).png

虔诚许下心中愿。

横寨唱船最初只是寨坑彭、廖等姓氏的宗族民俗活动,2007年起逐渐对外开放,周边乡村的众多客家人自发加入进来,场面越发壮观。唱船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仪式感极强的祭祀祈福活动,在内涵中则传递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和对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推崇倡导,具有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对于研究客家农耕文明及客家文化精神等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南康“横寨唱船”以“木根源”的名称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赣南客家唱船习俗”(原名“横寨唱船”)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40(11).png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640(43).png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