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信丰万隆廖洞村:山清水秀 宜居宜业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信丰万隆廖洞村:山清水秀 宜居宜业

时间:2023-09-02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640.png

image.png


碧空如洗,一泻千里,一望无际的湛蓝色与雪白色交相辉映,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或挺直腰背抛出鱼竿,虔心祈祷、耐心等待,或倚靠着随身携带的小椅,席地而坐、随心所欲……站在信丰县万隆乡廖洞村,面对着湖光山色的美景,众人静静地在一旁等待鱼儿上钩。环顾四周,高高耸立的山像极了原始森林,浓密的绿、大片的叶,风一吹,沙沙作响,深呼吸一口空气,那是大自然所赐予的清新与美好。

640(4).png

渐渐远去的游艇和靠岸的渔船相映成趣。

2019年,廖洞村为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了基础设施、沿水库栈道、房前屋后绿化等项目。同时,结合村落毗邻水库、周边风景秀丽、特色民宅较多等特点,充分发展游船、垂钓、农家宴、民宿等业态,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这个记忆中的小渔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旅游业呈迅猛发展态势。每到节假日,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这里观光游玩、体验轮渡,或寻一静谧处垂钓。

640(5).png

廖洞村的山清水秀与远处高矮错落的房屋,构成一幅唯美的山水田园画。

曾照来,土生土长的廖洞村人。2019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因地制宜打造了自己的农庄。农庄虽不大,但好评如潮,只要来过的、大多变成回头客。“青菜是现摘的,当季种什么就吃什么,鱼是自己鱼塘现捕的,可鲜美了。”游客如是说。

曾照来一家都靠着这个农庄生活,双鬓斑白却精神矍铄的父母是负责种、摘、洗、切菜的“菜工”和“刀工”,曾照来负责招呼客人,是名副其实的“店小二”,一件汗衫、一条毛巾常年挂在脖子上,颇有饭店跑堂的模样。而他妻子负责掌勺,是这个农庄的核心人物,所有简单的食材经过她的手,俨然成为盛宴,来店吃饭的食客无不称赞其厨艺的精湛。

640(6).png

游客们在“世外桃园”玩得不亦乐乎。

来自东北的一家子是远方的游客,他们说是工作原因第一次来到信丰,没想到这里有个“世外桃源”,依山傍水,有吃不尽的珍馐美食,有走不完的林荫栈道,美哉……

“这里有山有水,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玩吃住一条龙,很舒服,来避避暑、乘乘凉是个不错的选择。”游客李女士赏着美景、拍着美照,悠然自得。

640(7).png

游客在一静谧处垂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廖洞村毗邻五渡港水库,青山环抱。五渡港水库总库容3330万立方米,水域碧波荡漾,库中小岛屿星罗棋布,素有“赣南千岛湖”之称。村里现有的200多户人家,大多以前修建水库时迁居于此。他们依托水库生态资源,主要以捕鱼为生,至今也还保留着传统的捕鱼方式。

“我以前在外务工,现在在家门口的旅游公司开渡船,每个月工资4000多,收入很稳定,还可以照顾家里,两全其美,我十分满意。”村民李泽胜说。

640(8).png

风景优美的廖洞村

据了解,廖洞村自发展乡村旅游以来,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依托乡村旅游带来的产业年收入达600余万元,惠及1000多人259户人家,全盘带动了万隆乡产业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信丰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绘就出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640(9).png

在五渡港水库寻一静谧处,晴空万里,找回自己。

640(2).png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640(20).png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