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船埠,古韵流芳。
红瓦白墙、屋舍俨然、修竹古树、荷叶田田……走进赣县区南塘镇船埠村,浓浓书香古韵扑面而来。船埠村素有“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近年来,船埠以“书香船埠”为主题,依据原有良好生态,建设了耕读园、榕樟园、博士园、励志园等,种植油菜、桃树等,配套发展农家乐,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度假,探索出一条品质农旅路线。
在平江岸、麂山南,一座极具山水造化之功、文明开化之力的古村落——赣县区南塘镇船埠村,于此繁衍生息400多年。这个村落,居住着262户共1138人,仅有王姓一族。
崇文重教,是船埠王氏家训,也是客家优秀文化传统。据族谱记载,船埠村王氏是晋代王羲之的后裔,至今一直延续着书香文脉。船埠虽小,人口仅有千人,但自恢复高考后,从这里走出了8位博士、17位硕士、100余位学士。
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麂山和船埠古村。
在船埠池塘边的小竹林,还流传着一个“三士争台”的有趣故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有三个小孩,每当放学回家,就会到竹林中勤学苦读。竹林里原有一套简易的石头桌椅,因座位不够,经常就会出现三人抢位争台学习的有趣场景,后来三个孩子都考取了博士。在村庄建设过程中,村里也将石台提升成了仿木桌台,一直传承着耕读传统。
船埠书香味浓。村口以书为造型的“书香船埠”雕塑格外醒目,民风园的竹林设置了《船埠村村规民约四字经》,村里的墙上绘着古色古香的图画和标语,与耕读园、榕樟园等相映成趣。村中还有很多小设计,村子的中间建有荷塘、回廊,古树成荫,在树下设石板凳,供村民和游客休憩。
翠竹成林,榕樟环抱,行走在船埠村,每时每处都是美景。在村口,生长着两棵400余年奇树“榕抱樟”,榕树的根系紧紧包裹着樟树的枝干,缠绵相拥,合二为一,让古村古韵更浓,引来游客驻足打卡。
儿童在古树下阅读。
船埠村平坦开阔,建筑整齐有序,村落景观与田园景观相得益彰,四季都有美景。春天,百亩油菜花海蔓延到村后山脚下,花香馥郁,一片金色的海洋,游人如织;夏日,风穿竹林沙沙,行走在村子里的九曲桥上,坐拥荷塘月色,莲香扑鼻,感受农村夏日的勃勃生气;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漫步平江河畔,桂香四溢,眺望麂山日落,心旷神怡;冬日,船埠依旧留有一片苍翠的生机,远山与河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油菜花开,扮靓乡村。
得益于近年来船埠村美化村庄环境,打造旅游路线,依江而坐的状元席农家乐生意兴旺,游客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放缓生活的节奏,周末带上老人小孩,来到船埠,品尝农家菜,采摘瓜果蔬菜,欣赏农村风光,感受古村书韵,体验惬意的乡村生活。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李肖婷
审核:李 欣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