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客家手工造纸:赣南人生产生活的“活化石”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客家手工造纸:赣南人生产生活的“活化石”

时间:2023-09-18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640.png

image.png

640(8).png

竹山、纸棚、腌料池。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客家人聚居的赣南山区还完整地保留着两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纸工艺。要想真正领略这一“活化石”般的文化风景内涵,须得与赣南客家人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解读。

640(9).png

打竹麻。

与“蔡伦造纸”几乎完全一样的赣南客家手工造纸工艺,由斫竹、腌料、打浆、抄纸、焙纸等工序组成。赣南客家人聚居的山区,大多生长着茂密的毛竹,春季,斫下即将长叶、富含纤维的竹笋,放在石灰池里腌制两个月,然后踩烂、漂白打成浆,再用竹帘抄成水纸,最后榨水、焙干、裁切,便成了上市的草纸。

640(10).png

踩浆。

这种手工草纸为什么会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盛行呢?

640(11).png

搅浆。

客家人崇宗敬祖,给去世的祖先焚香烧纸,成为他们寄托哀思、告慰先灵的一种重要方式,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和冬至,更是客家人铁定的“焚纸祭祖日”。客家人聚居的地区盛产茶叶,茶叶最怕异味,手工草纸是绿色产品,既无异味又吸水防潮,是茶叶内包装的理想用纸。另外,客家人不用担心原生态的手工草纸含有化学物质,就连孕妇解怀产子,也尽可放心使用,这样的认识和习俗,沿袭至今。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自古崇尚书法、重视练字,草纸吸水性能好,纸面稍糙,书写时颇有运笔感,是练习书法的理想用纸。

640(12).png

抄纸。

两千多年前的造纸术在赣南未曾消亡的另一个原因是,手工造纸是客家人眷恋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

640(13).png

榨纸。

居绿者寿。茂密竹林释放出来的植物芳香,是祛除百病的良药。建在竹林深处的造纸作坊,有如一座天然氧吧房,有人在纸棚里干了一辈子,80多岁了还在抄纸。

640(14).png

焙纸。

造纸工人自有他们劳动、生活的乐趣。初一、十五焚香烧纸,膜拜蔡伦先师打牙祭,工作时间放放收音机,晚上休息打开电视机,虽在深山,日子却过得逍遥自在,还常有旅游团翻山越岭来看他们。

640(15).png

切纸。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过去了,赣南客家人仍然按发明之初的工艺流程在生产着这种手工草纸,与其说它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古老的文化信息”,不如说它将客家人钟情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传递给了世界,其人文意蕴,值得社会学者用心用情探究解读。

640(16).png

码纸。


-【END】-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刘宇欣

审核:李   欣

640(12).png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