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2023 年江西省“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方案>的通知》(赣文旅公共字〔2023〕1 号)要求,赣州市文化馆特推出【“最·百姓”全民艺术普及】栏目,请听江苏开放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谢冬冰的讲座《唐宋诗词鉴赏方法浅谈》。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佳作丰富,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鼎盛的时期。集承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大成,开发了宋以后的宗派。以体言:五七杂言乐府行律无一不有;以格言:圣神仙佛娇艳鬼怪,无一不包;以调言,飘逸胸浑,精神博大,缜密幽丽,清奇奥峭,无一不至;以人言,帝王将相,村夫野老、妇孺樵牧,和尚道士,一起登场,演奏诗歌的舞台。
宋词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胜。最初是来自民间,称为“曲子词”。源于乐府,从格律上讲,则源于近体诗,但与近体诗的区别是句式是长短不一的。刚开始以小令为主,以后发展为中调、慢词等。一般分上下两阕。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朝出现了词的昌盛期,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苏轼、李清照、晏殊等著名的词人,他们风格迥异,大体出现豪放词风及婉约词风,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唐诗是中国诗歌艺术之巅峰,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词,作为比诗体更为自由的韵文体裁的文体,发起于唐、历五代,至为而大成。宋词实乃词中经典,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名品佳作,精华毕现。本次讲座对唐宋诗词的鉴赏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更为正确的鉴赏的技巧。
谢冬冰,江苏开放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专著《表现性的符号形式——“卡西尔-朗格美学”的一种解读》获全国电大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著作《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与方忠等合著)2012年获江苏省社科成果一等奖。
- END -
初审:张惠妍
审核:李 欣
终审:何志清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