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赣南客家手艺人:守一方天地 拥一颗匠心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赣南客家手艺人:守一方天地 拥一颗匠心

时间:2023-10-30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100.jpg

image.png

640(2).png

南康新一代木工工匠李德鑫,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勇夺家具制作项目金牌。

20世纪以前,赣南客家人一直生活在农业社会中,在漫长的岁月里,产生了许多以手工技艺谋生的人,客家人将这些能工巧匠尊称为“师傅”。这些打小从拜师学徒做起的手艺人既一代代传承着师门技艺,又经过长期摸索实践、领悟融通,不断推进着技艺的创新发展。

640(3).png

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赖德廉制作的石城砚多次获全国金奖,其作品有的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历史上,赣南客家出过不少声誉极高的名师,留下了许多典范力作。例如建筑行业中,森严雄伟的龙南关西围、乌石围,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独特,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良,雕饰之精美,都是举世罕见的一流精品。当年策划、执行建筑关西围的徐老四(人称“师傅头子”),策划指导修建乌石围的赖景星大师傅,以及参与建筑的所有泥工、木工、石工、雕工,都是客家手艺人中的一流高手。石城礼地的古老木屋,顶坡平缓,出檐深,斗拱直昂,整体建筑庄重朴素,不论从建筑技术还是审美艺术来看,都是能工巧匠的经典杰作。安远建桥大师欧阳融六在永镇建筑的抬梁茶亭桥,与贵州侗族的“风雨桥”“花桥”“廊桥”堪称伯仲。石城杨村的坊式风雨亭,亭坊合一独具一格,坊壁石刻精致逼真,图案推陈出新,至今保存完好。还有于都的土塔,其高度和强度都让人为之惊叹,足见赣南客家生土夯筑技艺的高超……

640(4).png

铁花飞溅中,一件件铁器在铁匠师傅的锻打中成形。

640(5).png

泥瓦匠将瓦坯堆进窑室,准备烧制。

在手工五金与石刻行业中,赣南客家知名的手工艺品更是数不胜数。赣州赖中立的手工剪刀,是赣南缝纫工情有独钟的首选,它剪布平直,刃口锋利,能剪十八层厚布且剪口平整。由黄余旭祖传工艺锻造的“黄余旭菜刀”,淬火独到,刃利质刚,砍骨不卷,吹毛立断。石城赖德廉制作的手工花蕊砚,充分体现“天公造物、人意臻美”的治砚之道,集诗、书、画、雕刻、戏剧等艺术门类于一身,跻身中国十大名砚之列。

640(6).png

打制锡壶,工序比较繁琐。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打锡师傅,往往需要多年的磨炼。

在学习、生活日用品方面,石城王润生的手工狼毫毛笔,会昌的藤器,崇义的竹雕、龙须草席,龙南的手工脱胎漆器,上犹梅水的草纸、营前的篾织茶篮,安远的竹制香篮等,都是手工上品。

640(7).png

石城县的王润生毛笔,品种繁多,制作精良,制笔师要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支出品的毛笔。

客家手艺人的技艺主要靠拜师传承,即便是子承父,也要行拜师礼。过去,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都有自己的行规和习俗。例如,泥、木、石、篾、雕等工匠都奉鲁班为祖师,建筑房屋时,要举行开工仪式,集体跪拜鲁班神像,誓言拿出看家本领,做出对得起鲁班祖师的活计来;纺织、缝纫等行业则奉轩辕黄帝为祖师,他们的行会叫轩辕会;五金行业的金、银、铜、铁、锡等匠人则尊李耳为祖师……

640(8).png

会昌藤器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640(9).png

破篾是篾匠的一项基本功,必须识竹性、讲刀法、控力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业浪潮的到来,赣南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被现代工业技术所取代,一些行会组织也自行消失,行规习俗也或简化或消亡,但客家手艺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崇尚践行。

640(10).png

伞匠制作油纸伞,不仅追求实用价值,还要讲究艺术美感。



-【END】-

640(11).png

初审:施笑云

审核:李   欣

终审:何志清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