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古镇游玩。
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的客家古镇。
七里镇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古镇对岸七座陡峭山脚错落排列,犹如七条大鲤鱼溯贡江而上,呈现“鲤鱼跃龙门”之势,在清代,人们将“七里镇”改了一个字,名曰“七鲤镇”。
↑古镇夜景,流光溢彩。
七里镇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七里古窑称得上是古镇的历史文化精华。十多处如小山一般的古窑包堆积,方圆数公里的地下古窑场,不断发现的古陶瓷产品及残片,见证了当年这里陶瓷烧制与外运的繁忙。
↑七里镇窑址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七里镇窑创烧于晚唐、兴盛于宋代,因瓷土资源枯竭和战乱终烧于明代早期,有着500多年持续烧造的历史。这里晚唐、五代时期烧造的青瓷与白瓷,宋代烧造的乳白瓷、青白瓷、酱釉瓷,元代烧造的黑釉瓷等等,都曾名动一时。其中,南宋时期烧造的褐釉柳斗纹乳钉罐,罐颈乳钉宛如一串珍珠挂在富态美女的脖子上,散发出一种古典艺术美,是七里镇窑陶瓷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曾漂洋过海外销至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地。
↑出土的青白釉莲瓣罐,是七里镇窑在北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七里镇窑辉煌数百年,明代早期停烧后,大量窑工背井离乡,前往景德镇。相传,那时每年正月,都有不少来自景德镇的窑工怀着依依感念之情,回到七里镇上坊的康王庙内祭祀窑神,再从将军塘里取些“釉水”带回景德镇,祈愿新的一年烧出优质瓷器。
七里古镇的行政区划几经变更,现归辖于章贡区水东镇。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上,望着贡水浩荡北去,仿佛可听到江边的古码头在向游人述说这里沧桑而传奇的过往。
↑贡江边的大榕树是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见证了七里镇的沧桑变迁。
万寿宫、仙娘庙、状元第……七里镇明清建筑群宏大的规模、考究的工艺,让人感受到古镇历史文化的厚重。那些厅屋组合式客家民居的天井、厅厦、走廊、厢房,外部的青砖封火墙,内部的雕梁画栋、精致木刻,大门两侧的石狮子等等,处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之美。七里镇古民居堪称赣南客家建筑中的瑰宝,体现出当时房屋主人的殷实与古镇的人文风貌。
↑古镇古韵古建筑。
池梦鲤是赣州名人。他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得恩科状元。面朝贡水、遥对崆峒的七里镇池氏宗祠,正是池梦鲤的家祠。这栋上下厅布局的建筑保存至今,显得雄伟庄重,外部是高大的五山式封火山墙,配以砖雕、水磨、灰塑等工艺,内部装修更为讲究,各种雕刻尤为精美,堪称赣南宗祠建筑的代表作。
↑状元池梦鲤的家祠——池氏宗祠。
春风绿江岸,古镇绽新辉。近年来,章贡区以“宋窑古埠,七鲤客家”为主题,依托瓷窑、漕运、庙会、客家四大文化精要,倾力将这里打造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文化古镇和商务文创示范区,让这座千年古镇重新绽放耀眼光彩。
↑七里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赣南采茶戏、东河戏等戏剧在此常演不衰
-【END】-
初审:张惠妍
审核:李 欣
终审:何志清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