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的丰富多样中,江西提线木偶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历久弥新。为了让这一珍贵的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11月22日,赣州市文化馆特邀江西提线木偶戏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赖观发木偶戏剧团走进天竺山小学,与孩子们共同体验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孩子们不仅近距离观察了木偶的精细雕刻,还亲自尝试操作,体验了提线木偶的神奇魅力。
江西提线木偶戏是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提线木偶戏”又叫“悬丝傀儡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明末清初就在民间盛行。当时,有于都县银坑镇汾坑村刘氏家族的合顺堂、鼎顺堂木偶戏班活跃在于都和邻近的县乡等地,历经数百年,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十余代。
提线木偶剧团由4—8人组成,其中包括提线艺人、司鼓、打击乐、二胡、唢呐、板胡、笛子等伴奏人员。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种,共有各种木偶人18至38尊。戏中角色众多,既有老生又有小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还有平民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称青衣);更有丑旦,俗称丑角,又号“三花子”。除此之外,木偶戏极具地方特色。做、唱、念、打样样齐全。鼓、锣、钹、二胡、唢呐、板胡、笛子等伴奏相得益彰。
11月22日下午,“偶”遇童年——赣州市文化馆艺术普及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天竺山小学成功举办,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现场,一出精彩的故事通过木偶人生动地演绎出来,栩栩如生的木偶形象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整个演出活动让小朋友们的情绪高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大家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时而欢呼,目光被活灵活现的木偶人深深地吸引,兴奋地拍手、欢呼。
演出结束后,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的小观众进行游戏互动,有小朋友积极地举手,想要体验一番如何通过提线让木偶人能够“活”起来,提线艺人耐心地对其教授提线木偶戏的基本操作技术,小朋友们对提线木偶爱不释手,热情高昂。
一场精彩的提线木偶戏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木偶戏的表演不仅让孩子们与木偶戏零距离接触,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和美好情感体验,还让孩子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美化孩子的心灵,加深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初审:施笑云
复审:李 欣
终审:何志清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