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龚文瑞:书写乡土,代言一方——读陆川《赣州七鲤古镇乡土文化集锦》所想

龚文瑞:书写乡土,代言一方——读陆川《赣州七鲤古镇乡土文化集锦》所想

时间:2023-12-09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100.jpg

image.png

打开陆川《赣州七鲤古镇乡土文化集锦》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眼前铺展开七里镇乡风民俗的一幅长卷。或者说,读陆川的《赣州七鲤古镇乡土文化集锦》,可以让人走进七里镇乡风民俗的大观园里。

陆川自己说过,这个书里罗列的七里镇的乡土民俗,似乎会给人在这里或那里“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书中记载的乡土文化有一些是赣州城的,如先请后贺、挑疳积等;有一些是客家地区共有的,如喊惊、煮满碗等;有一些则是七里镇独有的,如扒鱼及窑母水、排工号子、仙娘等。七里镇是赣州城近郊的一个古镇,它是乡村与城市的结合部,城市的风俗和客家的民俗在这里交汇聚融,乡土文化因此显得包容而个性。这也正是陆川理解到的——“凡是乡土地域特色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乡土的就是独特的,独特的就是世界的。

1.png

七里古镇,晋代时短暂做过南康郡的郡城,高琰筑土城后,和位于虎岗赣县县城一并迁到现在的赣州城的位置,因此七里镇的历史文化地位有一个阶段是很高的。陆川这本书里没有重复提这一点(在他之前的文章上提过了),他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这个这片土地自身孕育和呈现的乡土气象上。我坚持认为,任何一个古城古镇或古县古村,都要有类似陆川这样的一个或一拨文化乡贤,能够匍匐下身子、沉得下性子,把本土文化挖掘的深深透透,打捞的彻彻底底,呈现的明明白白。陆川以生养他的七里古镇为坐标,把七里镇本土文化做深做透了。我以为,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最凸显的意义之所在。可以说,这本书的问世,奠定了陆川的七里镇文化代言人身份,标志着陆川从一个文化作家一个普通居客行状一跃成为一个特定文化区域的文化权威者。与中国历史上通史方志撰写人一般,一旦著作传世便被誉为史学大师,似乎属于同一概念。

2.jpg

记得之前我转发过一篇文章,一个大学教授说,一个地域的文化要想呈现给世人,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其次要把重要的文化点罗列成一个旅游导图,第三要有一个了解、热爱和能够宣传这些文化的人。七里镇通过陆川,把这三要素都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七里镇应该说是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坐标、旅游目的地之一,陆川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当然,今天的七里镇改造成了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历史的乡土的原汁原味的东西受到了一些改变,却也正好反证了陆川这本书面世的价值——是他用文字的形式,把即将失去的或者已经失去的乡土文化打捞、呈现出来了。书写、绘画或摄影速度赶不上文化原貌消减或消亡速度的当这多少也算是一种文化弥补吧。

3.jpg

由陆川写七里镇,我联想到赣南各县邑一个个为本土文化热情讴歌的作家和文史人。倘若把每个县区视为一个个文化坐标,这些人用文艺术学的样式把赣南每一个文化坐标点的乡土文化给表现的淋漓尽致。试想,赣南每一个文化坐标点都有这样一些人物去成就这样一本本著述,赣南的文化必定是丰厚的,赣南文化的丰饶性也就逐一体现了。

当然,我想,陆川的这本书多少有些不过瘾,若是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把它从单篇的一一个民俗事项一个一个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完整,形成一篇十万二十万字的大散文,或者是演绎成一本长篇小说,把这些乡风民俗融合进去,这样一个大作出来或许会更有震撼性,它的文本价值和影响力会更大些。

4.jpg

说到小说,我想起1992年肖海峰、廖军两人合写了赣州第一本以李老三为核心人物涉及夜光山、姚玺等虔州城街巷故事的数万字小说《虔州恨》,它让我最早通过小说形式对赣州城对李老三这个地方李老三这个人物有了了解,从而触动我开始去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赣州城历史文化。可见,小说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前年,我记得傅总志群兄也写了一本小说《千年城郭》,初稿就上下两本厚厚的,我读过,很过瘾,人物形象丰满,故事生动有趣,客家乡村跟赣州老城融合的很好,这个小说出来可能会是一个震撼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用小说来表现赣州城的历史文化,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当下创作方向的一项重要选择。记得十多年前,我陪同时任省文联省作协主席的刘华走访赣南客家古村时,他一面感佩赣南客家文化的丰沛,一面感慨赣南没有一本正面全面写客家历史文化的小说。时至今日,赣州尚没有一本完整完美演绎客家迁徙史民俗风或赣州城千年历史风云的长篇小说问世,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这也是我们创作的一个空白了。


-【END】-

640 (1).png


初审:施笑云

复审:李   欣

终审:何志清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