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龙南城市新客厅:龙南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龙南城市新客厅:龙南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

时间:2024-01-10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100.jpg

image.png

“山歌一唱成河,等你来和,唱到日升月又落,牵动连根心魄……”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虽已闭幕快两个月了,但龙南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简称“世客城”)仍然热闹非凡,每天到此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八方游客在《来的都是客》的歌声中尽情畅游,领略大美龙南客家文化的古朴厚重,体验“围屋之都”人民的热情好客。

image.png

殊不知,如今热闹非凡的世客城,曾是龙南人印象中破败不堪的边贸城。她的华丽蝶变缘于世客会在龙南举办,由此得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近日,记者走进龙南,探访世客城的“前世今生”。

image.png

“现在的世客城,原来叫边贸城,建好没多久就渐渐冷清下来。随着商家的陆续离去,破破烂烂就像棚户区,渐渐成为一些流浪汉的居住地。”家住世客城附近的居民黄文晶说,改造前的边贸城环境脏乱差,衣服不能晒、窗户不能开、灰尘满天飞,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世客城位于龙南市金水大道与105国道交会处,与龙南汽车站仅一路之隔,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旅游必览区。从边贸城到世客城,从破败不堪到全球瞩目,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龙南市民见证了这里的巨变。

今年74岁的龙南市民唐世清告诉记者,边贸城建于20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地处龙南城区的“黄金地段”,却没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岁月变迁,边贸城日渐破败荒废,基础设施老化,楼房破旧,违章建筑多,最后成了流浪汉的“家园”,人们开玩笑称这里为“癫佬城”,期盼它能早日被政府征收或改造。

1.png

改造前的边贸城及其周边环境杂乱无章。

2019年10月19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30届世客会上,赣州龙南成功获得第32届世客会举办权。喜讯传来,龙南边贸城也迎来了转机。

据世客城规划设计组副组长吴勇介绍,边贸城于1995年竣工开业后,仅过了半年多就破败下来,一大栋主楼成了烂尾楼。历经多处选址,最后大家还是选了列入拆迁计划的边贸城。这里有龙南人民的城市记忆,而屹立于此的龙雁塔是龙南乡村和城区的分界线。龙南的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这里不该一直荒凉下去。就这样,边贸城迎来了“第二春”——从一栋破旧荒废的老楼变成了超过20米高的方形围屋造型建筑。

2.png

面貌焕然一新的世客城 ,已成为龙南的新地标。

image.png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推进世客城建设中,龙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将“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落实到城市建设全过程,努力让更多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其实在申办世客会之始,龙南就着手世客会主会场的选址工作,将城市更新理念融入世客会场馆建设,以不占用新的建设指标为原则谋求存量发展。经过多番考证与科学调研,最终选址边贸城,既大大节约了区域建设成本,也符合打造宜居智慧绿色人文城市的要求。于是,以“第32届世客会主会场、AAAA景区、网红打卡点、市民休闲中心”为定位的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建设,开启了边贸城的蝶变之旅。

为了让周边老百姓能够积极参与到世客城的改造建设中,龙南同步以“新客家风”风格对未拆除的房屋统一进行贴面、立面、地面改造,通过拆除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建设了世客会主会场、乌石围酒店、双子楼、滨江洋房、沿江商业街、人行桥和滨江休闲景观公园等。

“主会场的规划设计花了很多心思,保留下来的龙雁塔、新建的乌石围酒店、老百姓的房子再加上集关西新围外形搭配燕翼围走马廊设计的口字型主会场,在空中俯瞰世客城就是一个‘客’字。”吴勇透露,世客城里的玄机还不止这些,主会场镂空雕花中式大门、南方民居当中规格最高的悬山顶、寓意龙南人民砥砺前行的赑屃驮碑和寓意融湾的龙兴岭南雕塑、充满太平桥和南武当山元素的联谊桥、祝福龙南人民生活节节高和花好月圆的门牌楼……置身世客城,处处能感受到满满的客家文化和龙南元素。

作为第32届世客会的主会场,入城仪式、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艺术节、中国原生民歌节闭幕式等一场场重磅大戏在这里轮番上演。如今,这里已成为集体验龙南客家文化、非遗展示以及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贸、夜间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龙南城市新客厅。

“世客会开幕当天,世客城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人山人海。作为龙南人,若不是亲眼见证,真不敢相信现在的世客城前身竟是边贸城。”曾参与过边贸城建设的龙南市老年体协主席曾昭驹说,曾经的边贸城和现在世客城,简直是天壤之别,太惊艳了。

image.png

来源:赣南日报

初审:张惠妍

审核:李   欣

终审:何志清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