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办公桌”,奔赴艺术学校小课桌,2023年12月初,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火爆开班。每个工作日的19点,一批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都市白领,他们怀着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在赣州市文化馆,奔向自己喜爱的艺术课堂。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通过精准把握青年需求,设置多元的课程内容,创新授课方式,让艺术滋养生活,让城市闪耀艺术之光。
最近这段时间,夜校这个颇具年代感的词汇纷纷映入大众视线。对于打工人而言,想要参与夜校课程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想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寻求一份宁静,有的是想开拓出一项新副业。针对这些“初衷”,赣州市文化馆在夜校课程设计安排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考量,共设置了6门课程,招生近120人,众多中青年在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堂里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历经两个月,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也在这活跃热烈的教学气氛中顺利落下帷幕。
从“传统器乐”到“热门舞蹈”再到“修身养性”,赣州市民艺术夜校的各类课程一应俱全。
传统器乐焕发出了新的时代魅力!
音乐与舞蹈包容共生,舞动的激情奏响和谐的韵律!
凝神静气,修身养性,找寻心中那片最幽静的栖息地。
一个好学生的诞生,自然需要一位认真负责且有能力的老师去培养和教授。
在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中,许多课程授课老师本身就是技艺的传承者,比如古琴班的李淑贞老师本身就是古琴非遗传承人;隶书学习课程的黄祥裕老师是赣州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东隅印社社员。
很多授课老师也会提前精心备课,根据学员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课前会对每位学员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和修改,课后在家录制教学视频给到学员自己练习,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换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技巧,通过删繁就简,让学生们学起来更有热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jazz舞蹈课就已经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里,认识了很多小姐姐们,大家的上课状态都满满的正能量,并充满激情,课堂上也充满的活力,大家都非常的积极。大部分姐姐们都能练出要求的一些技巧,被姐姐们的毅力和信念所折服!发自内心地觉得咱们这个团队真的好棒!”
——Jazz舞蹈班学员
“总说音乐是治愈系的,有幸遇见非遗古琴,能够怀着一份热忱去学习!非常开心能够参加本次古琴和雅班的课程,虽然只有10节课,但学到的知识远远不止。不仅有细致的乐理讲解,也有手把手的弹琴指导,无论有没有基础,都能在课上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感谢老师耐心认真的教导,不厌其烦,手把手的培训是对学员的一种鼓励和牵引,并且让我们领略了吉他弹唱在艺术世界里如此唯美而舒畅,让初学古琴的我们都爱上了它,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希望夜校的课程能长久地开设下去。”
——非遗古琴和雅班学员
还有学员补充说道
——“我们班级氛围活跃,老师也特别可爱,看似很轻松地教学绘画技巧,却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进步。”
——“每次一下班,就开20分钟车赶来上我喜欢的古筝课,晚饭也没顾得上吃!”
——“除了上下班之外,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丰富了业余生活。”
学员们表达着在艺术课程上获得的喜悦,表示通过本次市民艺术夜校的学习,受益匪浅,不仅领略了艺术魅力,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市民艺术夜校为学员们全方位地打造了学、思、成的艺术教育环境,也将艺术教育与群众生活深刻链接,为广大市民群众带去了艺术的甘甜。为扩大市民艺术夜校辐射面,必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才能大力推进市民艺术夜校迅速升温、全面铺开。
此次市民艺术夜校将赣州市文化馆二楼至四楼场馆和空间加入教学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延伸,扩大辐射面,更大程度提高艺术课程数量,使市文化馆的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是“家门口”的艺术活动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2023年市民艺术夜校圆满落幕,在此,感谢各位学员对赣州市文化馆市民艺术夜校的鼎力支持与理解。如今年关将至,2024年赣州市文化馆将推进更多更加精彩丰富的课程、更多开放的教学空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稿:叶 汇
初审:施笑云
复审:李 欣、刘鸿英
终审:何志清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