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注册] [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动态 >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挖掘赣州资源助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 | 挖掘赣州资源助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时间:2024-01-24点击量:来源:赣州市文化馆

100.jpg

image.png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强调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内涵深刻、思想精深、论述精辟,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image.png

城市留下历史独特的记忆,文化是城市流淌的血脉。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只有传承历史韵味、坚守文化品位的城市,才是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赣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独特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挖掘赣州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助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对于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提供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不仅蕴藏在一条条老街道、一幢幢老建筑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里。赣州历史文明久远灿烂。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置县,宋定名赣州。赣州城历史悠久,有“江南宋城”之称,为宋代36个大城市之一,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赣州的宋城文化既是江西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又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造就了“千年宋城”的文化魅力。历史名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张九龄、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家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的赣州历史名人“南赣乡贤”——阳孝本,留下了“孝本清廉德不孤”的清廉思想。如今,赣州正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擦亮唱响赣州“千年宋城”金名片,打造江西宋代历史文化高地,赋予赣州城市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全面提升赣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魅力,让赣州历史文化名片“美起来、亮起来、活起来”。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当前,当务之急要进一步深挖赣州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打响赣州历史文化品牌,扩大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一是要积极开展赣南文化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对现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普查、登记、归档和申报,规范保护方式,为赣州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支撑。二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护机制,实施对赣州历史文化街区、通天岩石窟、濂溪书院、夜话亭等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加大对赣州历史文化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维护历史文化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三是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含量。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和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包括通过教育、宣传、展览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赣州历史文化,培养更多的本土文化传承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赣州要以业态更新激活历史文化因子,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一是要不断挖掘赣州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清廉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多元价值,充分展示赣州本土文化精神、文化情怀和文化自信,更好发挥以文育人、培根铸魂作用。二是要推动赣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代相连接,与现实相融通,注入新的元素,融入新的创意,形成新的传播方式,用更加丰富多样的载体和方式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赣州历史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铸就赣州历史文化新辉煌。三是要抢抓共建共治共享的机遇,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提高民间参与意愿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扩大赣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丰富赣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智慧营养、厚植历史底蕴。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才能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赣州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让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是要加强对赣州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规划。通过整体规划和布局,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享受。二是要加强对赣州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支持和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的文旅企业和服务机构,提高赣州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三是要加强对赣州文化和旅游品牌的推广和建设。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赣州文化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赣州观光旅游和培训学习。只要我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赣州古城新貌、古韵新风就一定能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更鲜活、更美好的亮丽风景。 

(作者分别为赣州市委党校二级调研员,科技文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师)

image.png

来源:赣南日报 

初审:张惠妍

复审:李   欣

终审:何志清

640.gif

※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赣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及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所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APP安卓版

扫描下载

赣南文化云移动端

扫描关注

赣州市文化馆公众号

版权所有@2020 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 备案号:赣ICP备20006421号-1 备案查询
技术支持:江西迪创科技 [关于我们]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4号

地址:赣州市章贡区油山路9号 邮编:341000 电话:0797-8275911
 总访问量:0(微信: APP: PC: 触摸屏:) 今年访问量:0 今日访问量:0